Our Top Skincare Tips for Healthy Skin

我們的護膚秘訣,助你擁有健康美肌

為肌膚打造一個能讓它保持健康的護膚程序,對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我們的品牌使命是幫助增強肌膚健康,並支持每個人的內在活力。健康的肌膚不僅看起來容光煥發,還能幫助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更有自信、更自在。然而,獲得和維持最佳的肌膚健康是一個旅程,而非終點,需要每天的努力和關注。

讓我們根據我們在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和護膚專業知識方面的經驗,探索一些護膚秘訣,幫助你擁有健康的肌膚。

第一:保護肌膚免受陽光照射(以及其他環境壓力)

保護肌膚免受陽光照射是我們絕對、不妥協、有科學依據的抗衰老方法,可以延緩肌膚老化,防止肌膚受到環境的進一步傷害。我們強烈建議大家都要了解防曬知識!

陽光照射是導致肌膚過早老化、色素沉澱和皮膚癌的主要原因。每天盡你所能保護肌膚免受陽光中有害紫外線的傷害,是維持肌膚健康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即使在陰天也要使用防曬係數至少 SPF 30 的防曬霜,並且每兩小時或按照產品說明重新塗抹。戴帽子、穿長袖襯衫和戴太陽眼鏡等防護措施也有助於保護肌膚免受陽光的有害影響。

營養防曬日霜 + 潤色營養防曬日霜

第二:溫和有效地去角質

如果你讀過我們的其他部落格文章(這篇這篇)或看過我們的產品獎項,你就會知道我們是安全、溫和、有效去角質的忠實擁護者。我們也一視同仁:我們喜歡化學和物理去角質,以及產品混合後的協同效應。

使用物理和/或化學成分溫和地去除肌膚角質,有助於去除老廢角質細胞、疏通毛孔和促進細胞更新,使膚色更光滑、更明亮。《化妝品科學期刊》(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結合物理和化學去角質的效果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方法更有效。該研究還發現,使用去角質產品可以改善肌膚紋理,減少細紋和皺紋的出現。

需要注意的是,過度去角質會損害肌膚屏障,造成刺激——物理去角質的手法力度很重要,所以動作要輕柔!同樣地,化學去角質的濃度和類型也會影響肌膚的敏感度(我們決定推出煥膚亮肌爽膚水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確保有一種溫和且高效的化學去角質選擇)。

我們建議物理去角質每週不要超過兩次,化學去角質則可以每天或隔天使用一次,具體取決於你的肌膚對果酸(AHA)的耐受性。最後,不要忘記第一點:務必塗抹防曬霜——使用果酸有助於加速肌膚更新,但也會增加肌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

煥膚亮肌爽膚水 + 活性酵素磨砂 + 身體煥膚精華

第三:卸妝

這一點看似理所當然,但說實話,我們都曾經偷懶過。在公司度過了漫長的一天或晚上外出狂歡後,你只想盡快上床睡覺。在手機上設定提醒或在鏡子上貼個便利貼吧。沒有例外,這個步驟至關重要。睡覺前一定要卸妝。

帶著妝睡覺會導致毛孔堵塞,進而導致粉刺和刺激。此外,它還會破壞肌膚屏障的完整性,而肌膚屏障在保護肌膚免受外部壓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卸妝呢?這就引出了潔面產品(我們另一個喜歡的話題)!

與去角質一樣,我們需要溫和有效的清潔方案。《國際化妝品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會導致肌膚屏障受損,增加經皮水分流失。總之:不要再用那些泡沫豐富的產品了!使用溫和的潔面產品卸妝,可以讓肌膚屏障保持完好,幫助肌膚保持健康和水潤。

如果你的化妝品是油性或矽膠基底的,第一步是使用像我們的植萃舒敏潔顏膏這樣的油性潔面產品,快速去除任何殘留的彩妝,而不會破壞肌膚屏障或去除肌膚油脂。接著使用全效保濕潔面乳等水性潔面產品,洗去任何殘留的污染物。

睡覺前一定要卸妝。養成習慣。沒有藉口。

植萃舒敏潔顏膏 + 全效保濕潔面乳

第四:改善泛紅現象

肌膚泛紅可能是刺激的徵兆,造成刺激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曬傷、氧化壓力、環境污染、潛在的皮膚狀況和刺激性護膚產品。想要改善泛紅,首先要找出原因——遺憾的是,慢性、輕微的發炎會加速肌膚老化和衰退。

好消息是,我們所有的產品線都致力於幫助控制和減輕肌膚泛紅的現象。我們所有配方的基底都是蘆薈,這是因為蘆薈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舒緩肌膚的方法。蘆薈也是我們舒緩、鎮靜的草本浸泡液的主要成分,這些浸泡液含有大量抗泛紅成分和抗氧化劑,例如綠茶萃取、薑黃、金盞花、水飛薊和薰衣草。菸鹼醯胺是另一種特別擅長對抗身體泛紅現象的成分。

產品:身體煥膚精華

第五:促進微循環

就像運動對我們整個身體都有益處一樣,促進微循環是影響肌膚健康的直接方法。微循環指的是血液在最小的血管中循環,我們的臉部組織下就有許多這樣的血管。健康的血液循環能帶來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肌膚會散發某種「難以言喻」的光澤。以下是我們推薦的兩種促進微循環的方法:

刮痧是一種古老的中式療法,近年來廣受歡迎,它能促進肌膚的微循環。刮痧 involves gently sweeping a tool across the skin,以刺激血液流動。《化妝品皮膚病學期刊》(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臉部刮痧可以改善肌膚的微循環,提升肌膚彈性,減少細紋和皺紋的出現。我們從我們的好朋友兼合作夥伴——LANSHIN 的 Sandra Lanshin Chiu, L.Ac. 身上學到了很多關於刮痧的知識。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刮痧的資訊,可以參考她的網站,裡面有豐富的資源、教學和技巧。

另一種促進微循環的方法是透過護膚療程和面膜。我們的首款產品——可可抗氧面膜,利用可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營養成分的輸送。使用面膜後,肌膚可能會看起來有點泛紅(但容光煥發),但這是一個表示血液循環得到刺激的正面信號!

可可抗氧面膜

第六:補充抗氧化劑

我們再怎麼強調抗氧化劑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它們在維持肌膚健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解決和預防可能導致泛紅、色素沉澱和許多其他氧化壓力的肌膚損傷。抗氧化劑是我們每天的肌膚英雄,它們會在皮膚病學的氧化史詩戰役中,挺身而出對抗自由基——這位頭號敵人。主角包括維生素 C、維生素 A、維生素 E、穀胱甘肽和多酚。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抗氧化劑,我們強烈建議你參考我們這篇部落格文章。

當我們使用抗氧化劑調配產品時(我們所有的產品都含有抗氧化劑),我們會利用抗氧化劑搭配使用效果最佳的特性。《研究皮膚病學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結合使用多種抗氧化劑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比單獨使用一種抗氧化劑更能有效抵禦自由基。該研究還發現,將抗氧化劑組合成網絡可以增強它們的穩定性和功效。因此,請使用我們複合維C亮肌精華維A逆齡精華油中專門的抗氧化網絡來補充這些護膚英雄,或享受我們所有配方中多酚的益處。

複合維C亮肌精華維A逆齡精華油草本滋養植萃油激活補濕精華液極緻胜肽精華面霜煥膚亮肌爽膚水

第七:滋養你的肌膚屏障

增強肌膚屏障的關鍵是為肌膚補充適當的脂質:可以滲透的微脂質(如神經酰胺)和可以保護肌膚的巨脂質(如植物油和脂)。為了進一步支持你的肌膚屏障,可以選擇含有能提供結構支撐的成分(如胜肽)。巨脂質、胜肽和神經酰胺可以幫助肌膚維持完整性,防止水分流失,同時改善肌膚紋理,減少細紋和皺紋的出現。更好的是,將所有這些成分組合到一個產品中,為肌膚屏障提供最大的滋養。這就是:極緻胜肽精華面霜

除了極緻胜肽精華面霜之外,根據肌膚的需求調整保濕程度也很重要。根據氣候、生活方式和膚質的不同,你可能需要更高濃度的脂質,在這種情況下,賦活滋潤面霜草本滋養植萃油維A逆齡精華油都是不錯的選擇。

你可以在我們的部落格文章中了解更多關於胜肽的益處。

極緻胜肽精華面霜 + 賦活滋潤面霜 + 草本滋養植萃油 + 維A逆齡精華油

第八:像呵護臉部一樣呵護你的頸部和身體

護膚保養不應該只停留在臉部——它應該是全身性的!頸部和身體的肌膚與臉部肌膚同樣重要,而且經常暴露在類似的環境壓力下。《化妝品皮膚病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與身體其他部位相比,頸部更容易出現鬆弛和皺紋。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沒有像呵護臉部一樣呵護頸部,頸部肌膚的彈性和緊緻度會迅速下降。因此,在進行護膚程序時,不要忘記你的頸部!刮痧(第五點)也是保養頸部肌膚的絕佳方法。

同樣的護膚建議也適用於身體——這也是我們推出身體護理系列的原因,該系列使用了與臉部護膚品相同等級的成分。我們提倡選擇溫和、滋養的產品,這些產品含有高效的成分,可以作用於身體較厚的肌膚。

身體煥膚精華

第九:一個字:保濕

適當的保濕對人體的整體健康來說可能是常識,但值得一提的是,喝足夠的水對於維持健康、容光煥發的肌膚也至關重要。《國際化妝品科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增加水分攝取可以直接改善整體肌膚的含水量和彈性。然而,當我們談論保濕時,我們指的是內部和外部的水分來源,也就是說:你的產品是如何幫助你的肌膚保濕的?

任何聲稱能「保濕」的護膚產品都應該考慮特定成分的滲透性,以及提升肌膚的鎖水能力(或減少所謂的經皮水分流失)。這就是為什麼第七點如此重要——肌膚屏障的健康會嚴重影響肌膚的鎖水能力。

我們相信肌膚保濕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許多產品都致力於為肌膚輸送保濕成分,並幫助改善肌膚屏障的健康。需要注意的是,提升肌膚的含水量絕不是單靠一種產品就能做到——而是透過不同機制發揮保濕功效的產品之間的協同作用。保濕產品搭配使用效果最佳——例如,我們的特強補濕噴霧會將富含營養的結構水導入肌膚,然後使用激活補濕精華液,它含有 replenishing 的仿生多醣和醣胺聚醣,以及能鎖水的保濕劑。

特強補濕噴霧 + 激活補濕精華液深層保濕面膜 + 賦活滋潤面霜

第十:睡覺!!!

獲得充足的睡眠對健康的肌膚至關重要。睡眠期間,身體會釋放褪黑激素等荷爾蒙,這些荷爾蒙對肌膚健康起著關鍵作用。褪黑激素是一種強效的

 

RESOURCES

Sander, M., Sander, M., Burbidge, T., & Beecker, J. (2020).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nscreen us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kin cancer.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foliating agents using a corneometer device.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Riemer, C., Förster, J., & Vogelgsang, M. (2012). An update on the role of the stratum corneum in atopic dermatitis: the role of stratum corneum barrier dysfun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topic dermatit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Bickers DR, Athar M. (2006).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kin disease.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Watanabe S, Akimoto N, Sakurai T, et al. (2015). UV-induced skin inflammation disrupts epidermal homeostasis: a novel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aging. Journal of Dermatology Science.

Surjushe A, Vasani R, Saple DG. (2008). Aloe vera: a short review.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Pazyar, N., Yaghoobi, R., Ghassemi, M. R., Kazerouni, A., Rafeie, E., & Jamshydian, N. (2013). Green tea in dermatology. Skinmed.

Tsai, H., Lee, C., Lin, S., & Chiu, S. (2020). The effect of facial gua sha on facial microcirculation and skin elasticity in healthy femal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Lamoreux, M. L., Sternberg, E. L., & Schalkwijk, L. A. C. (1998). Antioxidant Network of the Stratum Corneum.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Weaver, J. M. (2015). Topical peptide treatments with effective anti-aging results.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Ohnishi, Y., Okano, E., & Hasegawa, Y. (2016). Ceramides and skin function.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El-Domyati, G. Z., Attia, T. M., Saleh, S. M., Ahmad, Y. M., & Uitto, W. M. (2006).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opical retinoids and glycolic acid on human skin.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

Park, E., Kim, Y., Bae, J., & Suh, D. (2018). Dietary water affects human skin hydration and biomechan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Kleszczynski, K., & Fischer, T. W. (2012). Melatonin and human skin aging. Dermato-endocrinology.

Bocheva, G., Slominski, R. M., Janjetovic, Z., Kim, T. K., Böhm, M., Steinbrink, K., Reiter, R. J., Kleszczyński, K., & Slominski, A. T. (2022). Protective Role of Melatonin and Its Metabolites in Skin Ag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Lee, W. H., Grinblatt, D., Anderson, C. E., & Thomas, D. R. (2017). Skin self-examination and survival from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a two-stag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返回網誌